對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第1481號關于加快大氣污染治理、推進新能源建設建議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17年10月30日
- 編輯:
- 來源:
?[A]
[同意公開]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
??遼環建復[ 2017 ]050號
?
簽發人:李德民
????????????????????????????????????
對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第1481號建議的答復
?
徐蕤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大氣污染治理、推進新能源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幾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各項重點工作均取得了良好進展,空氣質量顯著改善。2016年,我省PM2.5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了16.4%;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同比增加了26天,兩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年度改善任務,PM10濃度7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1%,超額完成了國家大氣十條年度考核任務。為確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我們還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大氣十條實施以來,我省先后出臺了多部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堅持依法行政。2013年出臺《遼寧省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通過環境監理、視頻監控等措施對揚塵污染實施全過程管理,全省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明顯下降。出臺《遼寧省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和《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印發《關于規范和加快城市客運行業“油改氣”工作的通知》,多措并舉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2013年以來已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86.7萬輛,提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出臺《遼寧省城市供熱條例》,積極推動集中供熱,提高能源利用率,壓減燃煤,全省集中供熱率從2013年的92.7%提高到96.5%。《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今年5月已審議通過,今年8月1日開始實施,條例中根據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特色,在餐飲油煙控制、城市揚塵防治以及在線設施安裝等方面制定了適合促進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條款,堅持防和治并行實施,并在實施中逐步完善大氣污染治理的有關規定。
二是加快調整能源產業結構,推進新能源建設,提倡能源清潔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我省實現能源結構調整、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舉措。為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順應全球能源轉型發展趨勢,不斷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已成為我省能源發展的迫切要求。2016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新增7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18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2%。風電裝機容量達680萬千瓦,發電量12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3%。光伏裝機容量達46萬千瓦,發電量3.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09%。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為7.5萬千瓦,發電量5.4億千瓦時。水電裝機容量為156.8萬千瓦,發電量34.6億千瓦時。新能源發展超出預期計劃,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工程建設市場呈現健康有序發展態勢。同時我省大力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為減輕重污染企業對環境的影響,推動沈陽化工股份公司、大連科力德科技公司、鞍山市制藥公司等企業已經完成環保搬遷。沈陽抗生素廠、東北制藥總廠,大連輕化工研究所、大連乳膠廠,本溪黑貓伍興岐炭黑公司,阜新凱萊英公司,朝陽黑貓伍興岐炭黑公司等十多家企業已完成部分搬遷任務或啟動環保搬遷工作。
三是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生態公益林建設和保護工作,確保生態環境保護及通風廊道建設。2007年《遼寧省濕地保護條例》頒布實施,為我省濕地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先后制定了《遼寧省重要濕地確認標準》、《遼寧省省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根據上述法律法規,共確認31塊重要濕地,制定出《遼寧省重要濕地名錄》,推動濕地保護進入法制化軌道。同時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全省各級林業部門結合 “世界濕地日”、“愛鳥周”和“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進行廣泛的濕地保護宣傳。通過嚴格落實國家和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將生態補償列入省政府令,有力地推動了生態公益林保護工作。目前,全省濕地面積139.48萬公頃,有國際重要濕地2處,各級濕地保護區26處,各級濕地公園39處,省重要濕地31處。全省生態公益林5640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3600萬畝、省級公益林847萬畝、天然林1193萬畝。
四是積極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近年來,省政府高度重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和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工作,積極爭取農業補貼,鼓勵農民秸稈還田,減輕面源污染。一是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2009-2017年,爭取中央財政和省財政資金近1.1億元,對農民秸稈還田給予補助,在35個縣累計推廣秸稈還田腐熟技術761萬畝,提升了耕地質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促進了農作物秸稈等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輕了面源污染,改善了生態環境。二是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工作,2015年以來,在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資金中安排2980萬元,在法庫縣、鐵嶺縣實施秸稈機械粉碎還田技術20萬畝。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耕地質量穩步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顯著提高,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顯著提高,黑土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五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印發實施方案,要求各市將餐飲油煙控制工作納入年度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尤其要以露天燒烤為重點控制對象。省環保廳正在研究出臺省級餐飲油煙控制標準,通過健全標準體系,提高大氣污染物控制限值,減少餐飲油煙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印發通知,要求各市加大宣傳,引導公眾減少燃放煙花爆竹,近兩年燃放煙花爆竹逐年減少,對空氣質量影響也得到了緩解,近兩年春節期間空氣質量均較好。
六是多措并舉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2016年起施行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是通過“提升新車排放標準,嚴格在用車排放檢驗、超標車維修治理”來實現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物削減的。2016年4月1日起,我省已實施機動車國五排放標準,相比國四排放標準各類污染物可降低50%以上,并在車輛出廠時已裝配完備的污染控制裝置。省交通廳起草的《遼寧省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已明確在我省建立實施機動車檢測/維護制度,經檢驗為超標的車輛將進行維修治理(加裝污染控制裝置也可以是治理手段之一),使超標車輛恢復正常排放控制水平并達標排放。我省已按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方案》要求于2016年1月1日起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油,于2017年1月1日起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柴油。我省有關部門也按照上述方案加大了車用油品質量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銷售不合格油品行為。同時我們將油品檢查結果納入年度考核,對發現銷售不合格油品的加油站考核中對相關城市予以扣分通報。
七是積極推進煤改電等清潔能源,加強煤質監管,減少燃煤污染。省政府和省直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關于明確相關優惠政策大力推進煤改電供暖工作的通知》、《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煤改電供暖項目電價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及《關于煤改電供暖項目到戶電價的通知》等政策,明確了煤改電相關優惠政策,并協調紅沿河核電公司提供煤改電供暖低電價資源,上網交易電價降至0.18元/千瓦時,比政府定價低56.54%,充分調動了企業實施煤改電積極性,2016年全省新增煤改電供暖面積386萬平。遼寧省發改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遼寧省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強化商品煤全過程管理,提高用煤質量,推廣煤炭清潔使用,減少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多部門聯合開展檢查,對使用單位煤質進行檢查,監督煤質使用情況。
為進一步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作為國務院大氣十條加強版實施意見,明確了“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重點,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繼續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實施高效一體化供熱工程。通過新建高效一體化供熱設施,逐步淘汰老舊低效燃煤小鍋爐,2018年建成區基本實現高效一體化供熱,2020年全面實現高效一體化供熱。
二是實施清潔能源推廣工程。研究制定清潔能源供暖價格政策,積極推廣太陽能利用等清潔能源技術,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十三五”期間,新增“棄風電、棄核電”供暖4000萬平 ,新增工業余熱供暖5000萬平方米,新增城市地源熱泵等清潔能源供暖2000萬平方米。
三是實施燃煤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工程。實施新增燃煤總量控制制度。加強煤炭銷售使用環節監督檢查,限制銷售使用灰分高于16%、發熱量小于4000卡/克、硫份高于1%的散煤。2017年,全省燃煤總量控制在2.01億噸以內,原煤入洗率達到100%。2017年,30萬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發電機組、10萬千瓦及以上自備燃煤發電機組(暫不含 W 型火焰鍋爐和循環流化床鍋爐)實施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達到燃氣排放標準。
四是要實施城市全覆蓋工程。全面控制揚塵污染。各市城區主要建筑工地安裝視頻監控,渣土等散料運輸車輛全部采取密閉措施,建成區低塵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以上,實現“塵土不飛揚”。以增加城市綠化軟覆蓋和水面為重點,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將責任落實到街道、社區,到2020年,實現城區全覆蓋,“黃土不露天”。
五是實施綠色交通工程。提高城市公交、軌道交通承運比重,2020年城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比例達到60%。實施黃標車淘汰鼓勵政策,城市核心區域禁行黃標車,利用公安電子監控系統查處違規黃標車。淘汰全部黃標車,實現全省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
六是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工程。研究出臺秸稈綜合利用方案,解決農村秸稈在集中時間段露天焚燒和燒荒帶來的大氣污染問題,并把責任落實到市、縣、鄉、村、組。2018年底,全省初步建立起秸稈收集儲運體系,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在人口集中區域、機場周邊和交通干線沿線以及地方政府劃定的重點區域內,基本消除露天焚燒秸稈現象。
同時按照您提出的工作建議,今年我省將在省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出臺后,嚴格落實,研究啟動生態公益林保護立法工作,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盡快啟動第三批省重要濕地確認工作。將一批生態區位重要、資源豐富、對區域生態環境有重要影響的濕地確認為第三批省重要濕地。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持續化解防范煤炭、煤電產能過剩,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加快清潔能源輸送通道建設,有效控制棄風,實現能源供給質量進一步提高,多措并舉減少污染排放,進一步提升全省空氣質量。
?
?
?
??????????????????????????????????
???????????????????????????????????????????????????????????????????????????????????????????????????????????????????????????????????????? ????????2017年6月7日
?
?
?
?
?
?
?
?
?
?
?
?
抄送:省人大人選委、省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