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332號建議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05日
- 編輯:生態環境廳辦公室信息
- 來源:
?[B2]
[同意公開]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
遼環建復〔2021〕033號
簽發人:陶寶庫
????????????????????????????????????
對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332號
建議的答復
?
趙樂韜代表:
您好,感謝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提出的關于亟待破解基層人大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依法監督職能浮空問題的建議收悉,綜合省委編辦、省人大環境資源城鄉建設委員會協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總體情況
近年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特別是關于省級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取得了階段成效,并著力在相關法規和工作機制等有所創新突破,推動構建現在環境治理體系。
(一)加強對縣區人大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依法監督的關注和指導
為依法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監督,2020年11月20日遼寧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五次主任會議審議通過了《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環境保護監督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認真總結提煉我省人大常委會環境保護監督工作實踐經驗,對《監督法》《環保法》等法律賦予省人大常委會的環境保護監督職權進行細化,確保省人大常委會對省政府環境保護實施正確監督、有效監督。《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各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環境保護監督工作可以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為基層人大對環境保護監督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加強隊伍建設,積極督促各市嚴格落實本地區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方案和“三定”方案,認真做好職責整合和機構、編制劃轉
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文件精神和生態環境部指導要求,2019年4月印發《遼寧省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關于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機構編制方面的意見舉措,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親自推動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與省直機構改革同步部署、一體推進,目前,各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部完成。
一是縣級生態環境局全部調整為市級生態環境局派出分局。截至目前,全省113個縣(市、區、開發區)級生態環境局全部調整為市級生態環境局派出分局。二是市、縣級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隊全部完成掛牌。三是省市縣三級全部建立生態環境議事協調機構,辦公室設在分局,從實質上說,繼續接受市級生態環境局和地方黨委政府雙重領導,統籌協調推進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四是結合鄉鎮(街道)機構改革,全省鄉鎮和生態環保任務較重的街道全部設立生態環保機構或專職人員,確保基層事有人干、責有人擔。
(三)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了《遼寧省推動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方案》《省(中)直有關單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全力推進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基本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出臺落地,努力用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深入實施遼寧省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銜接工作實施辦法,開展全省公檢法環暨危險廢物專項行動。三是編制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海水養殖尾水、餐飲油煙等地方強制性標準,引導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四是編制《全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現場監督檢查工作指南》,提高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水平,提升數據質量。
二、下步主要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強化分局特別是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職責
與生態環境部溝通請示,會同省委編辦、省人大相關專業委員會研究制定相關辦法,規范縣(市、區)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及設在分局的辦公室的職責,突出強化履行轄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統一監管職責,協助縣(市、區)政府依法報告環境狀況及主要環保目標完成情況,在縣(市、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組織相關部門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形成合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
(二)指導并推動基層人大強化對同級政府及各部門環保職責履行情況的監督
上下聯動,開展環保法規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2018年以來,省人大常委會及省人大環資城建委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執法檢查通過采取四級人大聯動、五級人大代表參加的方式,對全省14個設區的市實現“全覆蓋”,以此推動基層人大對同級政府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監督。今年,省人大常委會及省人大環資城建委將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護法》等執法檢查和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保護情況專題調研,繼續采取上下聯動的方式,指導推動基層人大對同級政府開展環境保護監督,以推進法定環保職責落實。
(三)繼續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和能力建設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堅強、有力的執法隊伍是“打好第一戰”的有力保障。一是省里將指導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相關工作,逐一厘清與行政執法相對應的責任事項,盡快完成市級相關部門職能劃轉、人員轉隸和縣級執法隊上收,“局隊合一”等改革任務。有效落實“編隨事走,人隨編走”原則,明確“局隊合一”機構性質、人員身份,人員轉隸工作,增加執法崗位人員數量,穩步推動執法力量下沉。穩妥做好各項工作,做到人員穩定、秩序不亂、工作不斷。二是協調省委組織部,爭取將執法隊伍確定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并啟動人員考錄等相關工作,盡快補充執法人員和力量不足,從根本上解決制約執法隊伍建設和發展的瓶頸問題。在未確定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性質前,協調推動各市抓緊協調市委編辦、市人社局等部門,可暫按照事業單位管理,分步解決執法主體資格問題,分類解決工作人員身份問題。三是繼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大練兵,嚴格隊伍管理,監督制度執行,強化考核應用。進一步落實推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各市全面啟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運行機制。按月考核通報各市生態環境執法處罰情況,按季度公開曝光典型環境違法問題。深入開展執法稽查,規范執法行為,統籌開展執法證件換發、標準化建設,協調開展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統一著裝工作。探索委托第三方社會機構輔助執法模式,開展污染源排查、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評估、整改措施跟蹤等工作。
(四)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一是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工作機制,全面加強對環境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落實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工作部署安排。印發實施我省生態環境領域省與市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對各市黨委、政府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繼續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二是健全生態環境治理監管體系。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意見。推進省級、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清單的制定。督促市級全面出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厘清職能界定。綜合運用異地交叉執法、科技執法、精準執法等方式提高執法效能。集中精力查處案情重大、影響惡劣、后果嚴重的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統一規劃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逐步形成涵蓋大氣、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等各類環境要素和覆蓋城鄉的環境質量監測網絡。三是健全生態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建立實施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一證式”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開展排污許可證和登記表以及執行報告質量抽查。四是圍繞生態環境治理的法律政策、全民行動、市場和信用等體系構建,落實各類主體環境治理責任,提高市場主體和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加快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同時,在環境保護監督工作中,對發現的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擬定的解決措施、取得的成效等,將繼續通過媒體等途徑及時向社會公布,并以適當形式向相關人大代表通報,共同依法推進對我省環境保護監督工作,依法助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系統將主動接受各級人大的監督檢查,也希望各級人大代表結合所在的領域和行業,開展常態化監督,推動遼寧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上新臺階。
?
?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2021年6月1日
?
?
?
抄送:省人大人選委、省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