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0044號關于應對重污染天氣企業限產不搞“一刀切”的建議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23日
- 編輯:生態環境廳辦公室審核
- 來源: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A3]
[同意公開]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
遼環建復〔2020〕0036號
簽發人:陶寶庫
???????????????????????????????????
?
對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0044號建議的答復
?
首先感謝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針對您提出的關于應對重污染天氣企業限產不搞“一刀切”的建議,我廳高度重視,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為全面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關于推進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和《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用以指導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修訂和完善。
當前,我省及各市正按上述文件要求,積極開展省級和各市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新修訂的省級和市級預案要求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化管理,在夯實應急減排比例的基礎上,凸顯減重點行業管控分級化,非重點行業減排差異化,防止簡單粗暴“一刀切”。這一要求,與您的建議相吻合。
在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化管理和夯實應急減排比例方面,我省要求各地市逐個排查本行政區域內各類涉氣污染源,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原則上做到涉氣污染源全覆蓋。當重污染天氣發生時,清單內的應急減排項目實施減排措施,其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顆粒物(PM)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減排比例在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響應期間,應分別達到全社會排放量的10%、20%和30%以上。只有達到相應的減排比例要求,才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程度、減少污染時長,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各地市負責執行本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其轄區內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減排項目是實施減排措施的主體。按要求,各地在滿足應急減排比例要求的前提下,可對清單內減排項目采取差異化減排措施。對于重點行業,可按照《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采取行業績效分級管控。技術指南對鋼鐵、焦化、鑄造、石化等15個行業明確了績效分級指標,原則上A級企業在重污染期間不作為減排重點,并減少監督檢查頻次。對非重點行業(技術指南未涉及的行業),各地市可根據該行業排放水平,對周邊人群健康影響程度和當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情況,自行制定應急減排措施。鼓勵各地市對行政區域內集中、成規模的特色支柱產業涉氣工序采取應急減排措施,在難以滿足減排要求的情況下,可按需對小微涉氣企業采取相應措施。為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應急減排方式,確保措施能落地、可操作。各地市在明確應急減排清單,合理統籌清單內項目減排比例的基礎上,工業源減排措施應明確管理流程,具體到生產工藝環節,做到“一廠一策”。
張正東代表提出三條建議非常具有建設性,在此表示感謝。首先第一條“要根據企業排放情況,決定企業是否限產……”與技術指南不謀而合,對于排放達到標桿(A級)的企業,在重污染期間不作為減排重點,并減少監督檢查頻次。有利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推動企業綠色發展,促進全行業提標改造升級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二條“限產比例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對于部分冶煉化工企業,由于其工藝條件決定,限產比例不可能達到20%甚至更高,實際情況是企業要么停產,要么在工藝條件允許范圍內限產,否則生產設備和環保設施達不到正常開動條件,反而會加重污染物的排放……”,針對這類無法快速實現停限產的工業源,各地市可以采取行政區內同行業不同企業輪流停產、企業內生產線輪換停產、采取減少裝卸和運輸、限定產量或投料量的方式實現污染物減排;也可以在執行現有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基礎上,采取更加嚴的排放限值,實現污染物減排。第三條“從源頭上采取主動措施控制重污染天氣……”,針對這條建議,各級環境主管部門將更加深入地分析重污染天氣的成因、污染因子的來源,化被動為主動,協調相關部門、指導企業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最后,再次對張正東代表的建議表示感謝。
?
?
?????????????????????????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 ?????2020年5月10日
?
?
?
?
?
抄送:省政府辦公廳、省人大人事選舉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