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299號關于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建議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14日
- 編輯:
- 來源:
?[A]
[同意公開]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
簽發人:李德民
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299號建議的答復
?
牟維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的建議收悉。您提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省內有條件的工業園區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工業園區,促進工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非常重要,指出了我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走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現就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申報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意義
作為繼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之后中國的第三代產業園區,生態工業園著力于園區內生態鏈和生態網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從工業源頭上將污染物排放量減至最低,實現區域清潔生產。與傳統的“設計—生產—使用—廢棄”生產方式不同,生態工業園區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設計—生產”的循環經濟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方式,使不同企業之間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上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成為下游生產的原料,達到相互間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以上問題。
二、我省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情況
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我廳積極開展生態工業園區的創建工作,經過努力,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成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也是東北三省僅有的兩個生態工業園區(另一園區為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該開發區能夠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創新體制機制、培育生態文化等一系列舉措,積極構建以資源能源高效利用、廢物循環利用、污染物減量排放為主要特征的工業共生體系,以較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負荷獲得顯著經濟效益,有力地推進了工業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區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典范,對遼寧乃至東北三省工業園區建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但目前我省在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方面明顯落后于國內其他經濟發達省份。
新年伊始,我省盤錦市遼東灣新區提出了石化產業園區創建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工作思路。石化產業是我省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關聯度高、產品覆蓋面廣,對穩定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國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省石化產業稅收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并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撐。但目前石化行業發展面臨著低增長、低效益的嚴峻挑戰,更存在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科技創新瓶頸等問題,迫切需要通過堅持綠色發展原則,促進產業向節約、清潔、低碳、高效生產方式轉變,實現綠色、健康、高效發展。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可從工藝源頭運用綠色發展和循環經濟的理念,推行生產過程優化集成,降低成本與消耗,減少廢棄物產生和排放,減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通過促進企業和園區循環式生產,推進能源梯級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在綠色發展激勵機制上取得突破,并進行試點示范,將政策示范落實到具體產業項目中,實現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化和可操作化,對于持續推進產業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8年1月20日,遼東灣新區管委會組織召開了申報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啟動會,我廳派員參會并表態將積極協助推進此項工作。
三、我廳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為推動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今年4月,我廳已將“石化產業園區實施綠色發展示范項目”作為我省申報的示范項目之一向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提出申請,積極爭取國合會的工作指導。今年6月,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將接受國家復查評估小組的復查評估,屆時我廳將邀請國家有關專家對遼東灣新區申報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工作進行現場指導。
下一步,我廳將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安排部署和全省“一帶五基地”建設規劃,推動地方政府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我們將以遼東灣新區創建國家生態工業園區為契機,會同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積極推動全省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創建工作,通過努力,促成省內有條件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盡快創建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并以此促進工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讓綠色發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
?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2018年5月13日
?
?
抄送:省人大人選委、省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