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的热情夏天,日韩欧美亚洲中字幕在线播放,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成人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81號關于完善撫順市大伙房水源地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建議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14日
  • 編輯:
  • 來源:
[ 打印 ]

[B]

[同意公開]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遼環建復[ 2018 ]065

?

簽發人:李德民

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81號建議的答復

?

趙連舜代表:

您和滿金秋代表聯名提出的關于完善撫順市大伙房水源地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大力推進大伙房水源綜合治理工作

(一)落實水源保護區制度,實施分類治理保護

1、完成保護區勘界。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批復》(遼政〔2009172號)要求,組織撫順、本溪市政府完成保護區勘界工作;2015年,省環保廳會同省國土、水利、住建和衛計部門對大伙房水源保護區勘界立標進行現場勘查,并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形成辦理意見上報省政府。20151030日,省政府印發《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確定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定界結果的批復》(遼政〔2015151號),確立了保護區邊界,設立了明確的地理界標和警示標志,為保護區開展綜合治理、專項執法檢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教育等各項工作提供了依據。

2、一級保護區實行封閉管理。為最大限度減少人類活動對水源地的影響,依法嚴格對一級保護區進行封閉管理,在一級保護區邊界建設隔離圍欄,實施退耕還草、生態移民等項目。目前,撫順市一級保護區圍欄390.6公里全部建成,涉及移民284戶,完成了240戶,退耕2.77萬畝全部完成;桓仁縣一級保護區圍欄107公里全部建成,涉及移民102戶,完成49戶,退耕6200畝全部完成,網箱養殖已全部取締。

3、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綜合治理。2014年,成立了省、市、縣三級水源管理機構,為協調、督辦綜合治理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組織保障。2014年以來,共安排綜合治理項目75項,2015年開始陸續完工,今年將全部建成投運,全面發揮治污效益。除一級保護區封閉管理外,還實施了二級和準保護區養殖搬遷和生態化改造、有機農業基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垃圾分選和處理設施建設、入庫河流河道生態治理和濕地建設、水庫清漂工程建設、監測監控能力建設等。核定總投資15.7億元,其中爭取中央專項資金7億元,截至目前省財政資金已安排7.7億元。

4、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推進新賓縣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處理工作。以政府為主導,以村民自治、全體參與為原則,以培養農民環保文明習慣為根本,從正確分類、資源化利用入手,將可腐爛的生活垃圾堆肥造糞、可燃燒的分解燃燒、可賣的積攢變賣、可二次分揀的暫時存放,其它建筑垃圾填坑墊道、有毒有害垃圾集中收集處置,實現垃圾的“四化”處置(分類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構建“戶分類、戶處理,不出院、不出村”的生活垃圾處理長效運行機制。經過分類利用后,垃圾平均可減少75%,有害垃圾集中處置,實現無害化。

(二)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完善水源保護體制機制

1、組建了高位管理協調機構。201311月,省委、省政府組建了省大伙房水源地保護區管理委員會,承擔組織、指導大伙房水源地保護管理等職責,由分管省領導任主任,組成部門包括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廳、水利廳等12個省直部門。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2、推動撫順市建立了一級保護區封閉管護巡查制度。撫順市出臺了《大伙房水源保護區一級區圍欄的管理辦法》、《關于大伙房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封閉圍欄和退耕土地后期管護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東洲區等三縣一區組建59人的管護隊伍(東洲區25人、撫順縣18人、新賓縣11人、清原縣5人),主要負責防止退耕地復種、日常巡查和圍欄維護,以及退耕區域植被防火等。管護隊伍運行經費每年250萬元由市財政安排。

3、結合省水利部門有關河道垃圾清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督促市縣政府建立巡查督導機制,建立健全保護區內河道生態環境長效管護機制。

(三)強化執法監督,落實日常監管責任

1、定期開展水源水質監測。大伙房水庫庫區共設有5個監測點位,桓仁水庫庫區共設有4個監測點位,監測頻率為每月一次,監測項目為27項。入庫河流方面,大伙房水庫在3條入庫河流:渾河清原段、蘇子河、社河設置監測斷面,桓仁水庫在鳳鳴電站設置監測斷面,監測頻率為每月一次,監測項目為25項。

2、全面落實環保部門監管責任。以保障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為中心,建立了水源環境監察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以鄉鎮(街道)為單元劃分基本網格,各縣(區)、市、省級環境監察部門逐級落實網格化監管責任人,把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責任、任務和要求落實到各級環境監察機構和人員,實現了環境監察執法的精細化、規范化和高效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全面開展保護區污染源排查,并建立檔案,初步實現了保護區內的重點污染源“一企一檔”,并通過逐年的排查檢查,實時更新污染源信息,為有效開展環境監察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三是開展水源保護區例行巡查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四是靈活運用綠色信貸、綠色供電、“黑名單”、掛牌督辦、媒體公示等手段,助力環境執法工作。五是做好環境違法案件的司法移送、移交工作,配合公安部門偵辦環保案件。2015年,省環保廳發布了遼寧省大伙房水源保護區首批40家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并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得到了環保部翟青副部長的重要批示和肯定。

3、省公安廳積極組織開展水源保護區內違法行為整治和風險防范。按照省公安廳部署,省大伙房水源地保護區公安局組織開展了“大伙房水源地保護區污染企業整治行動”、“水庫庫區野浴、垂釣、捕魚專項治安整治行動”、“大伙房水源地保護區整治春季攻勢專項行動”、“遼寧省大伙房水源地'十九大'安全保衛專項行動”等集中整治行動,四年來辦理治安案件92起;劃定了一級保護區危爆車輛禁行區域,對危爆、劇毒、危險化學品車輛途經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前進行分流。

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大伙房水源保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護區內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公眾保護水源的責任和意識日益強化。二是綜合治理項目進展較為順利,退耕還草、有機農業、污水處理設施、畜禽養殖場生態化治理等項目保護水源作用逐步顯現。三是水源地監測監控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一級區內基本實現了全方位視頻監控;大伙房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已完成升級改造。四是水源水質呈穩定改善趨勢,監測結果顯示,2015年以來大伙房水庫穩定達到二類水質,桓仁水庫三類水質。

盡管取得積極進展,但是對當前大伙房水源保護工作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也有清醒的認識,包括保護區內違規建設項目清拆問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經費短缺問題,這些情況我們每年積極向省政協、省人大反映,尋求多方幫助推動解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依法規范和清理保護區內違規建設項目。組織市縣認真摸底調查,大伙房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存在200多家企業單位,經過清理整治后,一級保護區20家企業已全部關停,二級保護區內目前還有101家企業,畜禽養殖場(專業戶)46家。鑒于數量較多,資金需求大,且涉及社會穩定問題,已建議有關市政府對違法企業和畜禽養殖戶進行梳理和分類,根據情況實施關閉、拆除、搬遷或者治理等措施。

(二)進一步強化精準治污和源頭治理。2014年以來,綜合治理工作的重點放在了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生態修復等方面,但在源頭防治、精準治污方面還有欠缺。下一步,一借助國家水專項課題,開展總氮、總磷等重點污染物入庫及風險源分析,在此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精準治污和風險防范。二是結合宜居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廣盤錦市和新賓縣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處置經驗,在農村環境整治資金安排上對大伙房水源保護區予以傾斜,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三是按照已經劃定的畜禽禁養區規定,全面取締不符合要求的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開展準保護區內規模化養殖場生態化改造,減少污染排放。四是強化準保護區內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等環境監管,確保達標排放。

(三)推動發展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是解決大伙房水源保護區面源污染的根本舉措,也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目前,大伙房水源保護區內的生態農業發展在規模、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與國內先進地區,乃至省內的盤錦等地區還存在差距,還有很大發展潛力。下一步,我們將與省直相關部門、地方政府一道,按照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的原則,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標準建設、宣傳示范,推動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觀光農業推進農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發展

(四)健全大伙房水源保護長效制度體系。目前,大伙房水源保護長效體制機制還不完善。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建立完善生態補償、績效考核等制度體系,推動提高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保護水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一是發揮績效考核引導作用,建議并推動相關部門,在省市政府績效考核中,加大對水源保護區內的生態保護和水源保護工作考核權重。二是建立完善保護區內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運營維護、考核制度,確保正常運行。三是推動本溪市建立桓仁水庫一級保護區管護制度,實現退耕、封閉圍欄常態化管護。

三、積極配合省直有關部門建立完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20157月,經省政府同意,省大伙房水源辦會同省財政廳等部門制定出臺了《大伙房水源保護區環境治理與生態補償實施意見》,提出省財政安排資金用于保護區內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省財政安排一般轉移支付用于支持保護區內環境保護和改善民生,同時明確了省直相關部門在向上申請資金和安排省級資金時,應向保護區內傾斜等政策,但橫向生態補償方面沒有實現突破。

201612月,省政府出臺了《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16160號),推動受益方(地區)和保護生態地區通過協商方式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繼續實施跨市供水飲用水源生態保護補償政策,以大伙房、桓仁水源為重點,積極推進飲用水源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鼓勵受益方(地區)和保護生態地區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機制。

2017年,省發展改革委制發了《遼寧省中央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遼發改規劃〔2017893號),優化調整了支持范圍,加大了對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屬縣、國家級禁止開發區域、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支持力度。2017年下達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4.65億元,比2016年增加0.46億元,增長11%。全省(不包括大連)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分配轉移支付資金7750萬元。

下一步,我廳將積極配合省發展改革和財政部門,做好該實施意見的細化、落實工作,將我省跨市飲用水源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盡快建立起來。

衷心感謝您對大伙房水源保護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希望今后能夠繼續予以關注,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

?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2018525

?

?

?

?

?

抄送:省人大人選委、省政府辦公廳